隨著我國獨生子女進入結婚年齡,第一代獨生子女做父母成為社會普遍現(xiàn)象,4-2-1家庭成為我國特有的一道風景。鑒于獨生子女性格上的特異性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年輕的媽媽在角色扮演中存在許多不準確定位。環(huán)顧我們身邊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母親角色的正確扮演。對80后的年輕一代女性,想問一問:做一個合格的媽媽,你準備好了嗎?
何時準備進入母親角色?
懷孕即開始進入母親角色。在懷孕期間,孕婦最脆弱,因此全家的關注焦點落在孕婦身上,是十分必要的。但準媽媽不要沉浸于被關心照顧的愛的海洋,做起公主或退入完全依賴的兒童期。應通過閱讀書刊、講座、觀摩等途徑,學習育兒知識和技能,如喂奶、洗澡、換尿布、抱嬰兒等。同時,還要對兒童正常的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常見病痛防治及安全防范有一些了解,從懷孕38周起,就要為生產后的這種角色轉換和心理變化做好準備
要盡快適應新媽媽角色
在生產過后,寶寶最奇妙也是最脆弱,因此全家的關注點很正常有所轉移。新媽媽要從積極層面上去理解這種變化;不能因為情感失落而產生角色失調中的角色不清(個體對新角色認識不清,還未能形成對新角色的社會期待。此時個體往往會產生應激反應,出現(xiàn)焦慮和不滿足感。)或角色中斷(個體從舊角色中退出,卻不知如何或來不及建立新角色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社會支持系統(tǒng)要幫助新媽媽完成角色轉換,認同母親角色。
新媽媽要運用母親角色,關心、愛護、觸摸小寶貝,經常與他們情感交流,積極采取母乳喂養(yǎng),這樣可發(fā)揮母子間的交流和鼓勵,樹立新媽媽角色的良好心態(tài)。
為了孩子應避免產后憂郁癥發(fā)生
據(jù)專家統(tǒng)計,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到四十的產婦在生產過后,會有明顯的情緒變化,特別是表現(xiàn)出憂郁、易怒、失眠、自我傷害、過度依賴等等不適癥狀,這些特定時期出現(xiàn)的癥狀群,一般都被歸入“產后憂郁癥”的范疇。美國醫(yī)學研究認為,產后抑郁可造成母嬰間情緒紐帶連接障礙。由此,妨礙了母子之間的正常相處,導致嬰兒及以后成長過程中的行為失常、情感障礙,主要表現(xiàn)有好動、認知事物能力低下、焦躁不安、食欲不振、抵抗能力低、易于患病等。由于抑郁癥母親對嬰兒興趣較低,所以母乳喂養(yǎng)率低,嬰兒易發(fā)生體重和身高生長不良。因此新媽媽除了爭取家庭及社會環(huán)境支持外,要學會自我心理調適,以上癥狀持續(xù)一周調適無效應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以盡快走出抑郁狀態(tài),愉快的做一個合格媽媽。
媽媽要重視嬰兒的心理衛(wèi)生
嬰兒期作為人生的最初階段,如果撫養(yǎng)不當,就會帶來各種心理問題。瑞士心理學家Ruth Ammann在《沙盤游戲中的治愈與轉化》中說: 原生關系也就是孩子和他人、和世界、和他自己的無意識以及和自性的關系。孩子和母親保持著一種先賦的原生關系。積極的原生關系不但奠定了孩子和母親的身體間關系的基礎,而且還奠定了孩子人際關系的基礎。也就是說,和其他人的所有情感聯(lián)系的基礎。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依戀可以保護和確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沖突。因此媽媽要重視嬰兒的心理衛(wèi)生:一要保證嬰兒充足的營養(yǎng)和睡眠;二要關注嬰兒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嬰依戀(嬰兒與母親建立安全型依戀關系能使其對外界積極反應);三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氣質特點,積極對待嬰兒;四要促進嬰兒的認知活動。
新媽媽要學習“親子教育” ,提高科學育兒水平
“親子教育”是以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和開發(fā)嬰幼兒潛能以及培養(yǎng)嬰幼兒個性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早期教育。是在發(fā)展心理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科學育兒模式,是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方向之一?!坝H子教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及“幼兒園教育”,它以腦科學發(fā)展為基礎,打破了從嬰幼兒保健到學前教育的分段管理體制,推行從0歲開始教育的觀念,強調全程教育,全程發(fā)展,尤其注重3歲以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標是實現(xiàn)群體普通兒童的理想發(fā)展。它將游戲活動作為主要教育手段,教學活動遵循0歲-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而成。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xiàn)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是親子活動的最大特點,目的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fā)展,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
為孩子創(chuàng)建和諧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
據(jù)報道,父母的爭吵對孩子的傷害比離婚更大。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不良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所造成的危害實例不勝枚舉。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指什么呢?其實“良好”并不是指家庭經濟的富有而是指家長為子女提供的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美國心理學家赫茨認為,了解孩子對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他曾經在全世界五大洲二十多個國家進行了一次最廣泛的調查,調查對象是8到14歲的5萬名兒童,赫茨將這些要求分門別類的進行分析,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這么多國家中,這么多民族中,孩子們對父母的不滿和要求大同小異。從這次調查中可以看到孩子們對家庭的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并不重視,能否使孩子感到幸福并不取決于家庭的貧富程度,而在于是否能被孩子感到自己是屬于這個小集體并得到長者的最大關懷。孩子們最不滿意的是父母吵架。他還發(fā)現(xiàn),家庭是否溫暖,對孩子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對父母沒有什么不滿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比對父母有著極大不滿,心里隱藏著很大痛苦的學生好得多。孩子只有能自如地開放自己的內心,才能發(fā)展必需的信任和信心。父母適度的關心和愛,家人正確地付出,對孩子成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請記住這兩句話:世界上第一需要學習的是教育子女,因為只有這一件事不可以重來。世界上第一需要規(guī)則的是教育子女,因為子女比汽車、飛機都復雜精良。愛,是不是都有好結果?過度地愛,過度地關心,過度地關懷造成的傷害,可能是永恒的,比愛本身傷害更大。
教育專家給年輕父母提出30條建議
1.任何時候都對孩子滿懷希望;
2.經常了解孩子喜歡什么,讓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樂;
3.經常鼓勵孩子,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不要潑冷水;
4.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5.父母不在孩子面前爭吵;
6.不對孩子說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壞話;
7.能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8.不在別人面前數(shù)落孩子;
9.當別人指出孩子的缺點時,不護短;
10.正確面對孩子的“為什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1.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
12.每天都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13.每天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14.鼓勵孩子主動做事,即使失敗了,也認為是值得的;
15.經常和孩子討論各種問題,加強雙方思想情感的溝通和交流;
16.孩子有話對你說時,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傾聽;
17.批評孩子時,允許孩子辯解和反駁;
18.不對孩子說“就你笨,什么都不會做”之類的話;
19.一般不強迫孩子,給孩子自己選擇和判斷的機會;
20.對孩子許諾的事,說到做到;
21.歡迎孩子的小伙伴來家里玩;
22.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了解其心理需求;
23.在家里,給孩子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
24.給孩子買玩具不宜過多和過于高檔;
25.不要動不動就恐嚇孩子;
26.經常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
27.家里有大事,盡量征求孩子的意見;
28.孩子犯錯誤時,不要與孩子算陳年老賬;
29.不要縱容孩子的攀比心理;
30.不要對孩子不聞不問或放任自流。